查看原文
其他

辉煌“十三五” | 产业花开幸福来

当阳融媒 2022-10-25
传统产业转型升级
特色产业提质增效
现代农业快速推进



十三五”以来,当阳市委、市政府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贯穿于发展思路中,科学谋划产业扶贫这个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,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一大批促农增收效果好、作用大的现代种养、农产品加工、乡村休闲游等特色产业在沮漳大地拔节成长,一条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、巩固扶贫成效的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稳。

据统计,截至2019年底,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46元,比2016年增加4955元。

产业富民,真正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。



土产变特产,亩收2万元


“种一亩鱼腥草,可收获草根8000斤、干叶1000多斤,毛收入少说也得2万多。”12月16日,正在两河镇群丰村民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的脱贫户石德同,谈及地里收入的变化,笑的合不拢嘴。

鱼腥草全身都是宝,它的嫩芽、草根可作菜,叶子能入药,价格高时每斤可卖6、7元。过去长在田间的野草,如今已成为餐桌上的“香馍馍”。合作社务工+订单种植,小小的“草根”产业,帮助两河镇300多户贫困家庭甩掉了“贫困帽”,和大家一起走上了致富路。

培育农业特色产业,提质增效是关键。为攻克鱼腥草规模化种植技术难题,当阳市与湖北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,通过优化品种,先后开创了鱼腥草—大蒜—甘蓝白等高效轮作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模式,造就了一批“万元田”。截至今年,当阳全市鱼腥草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,产量近6万吨,总产值超过4亿元,产品远销北京、贵州、河南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

鱼腥草的俏销,带动了本地特色种植产业发展,“长坂坡”大蒜、“凤凰王”柑橘、玉阳红薯、双莲荸荠……一批批本地土产品纷纷畅销各地市场,走出了一条“特产”发展路径,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来越红火。

特色养殖,走出脱贫致富路

“共有2500多只大鹅,预计鹅蛋年销售收入可达23万元。”12月18日,淯溪镇光明村肢残村民马兴周一大早就开启了捡蛋模式,身边的大鹅扑楞着翅膀叫个不停,用声音驱赶着主人,好不热闹。


因伤致残的马兴周在村干部的帮扶下,向村孵化场负责人曹斌斌拜师学艺,走上了特色养殖的道路。一年下来,即将到手的收益让他喜上眉梢:“身体的残疾改变不了我的人生,我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。”

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。为鼓励更多的贫困户走上产业发展之路,2019年,当阳共为5724户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奖补资金930余万元,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608名,帮扶贫困户5687户。


王店镇金星村的王强,通过“互联网+生态农牧业”模式养殖生态土鸡,年收入十多万元。春泉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发展黄颡鱼等水产特种养殖,每年完成销售收入1.2亿元,合作社成员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.8万元。越来越多的“小特产”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“大产业”。


“全域旅游”,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

抬眼是叠翠的青山,低头是潺潺的溪水;林间散步有鸟鸣相伴,农家餐馆备齐了各种山野菜……


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,如今在当阳的一个个美丽乡村,都可以体验到。


玉双路 周星亮 摄


“前来打卡的市民越来越多,沿线农家乐的客流量都比较大,收入挺不错,遇到节假日,常常一座难求。”在玉双乡村示范区沿线开农庄的老板罗晓平如是说。


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产业富民之路就会越走越宽。近年来,当阳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,大力发展生态旅游,催热了“美丽经济”,也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。观光体验、乡村民宿、特色小镇等休闲游精品工程,因地制宜将广大乡村的绿色资源,变成了城乡都能获益的生态产品和服务。


环凤凰山山地自行车公开赛 周星亮 摄


半月凤凰山柑橘采摘游、庙前石榴红了亲子游、河溶美食农家游……一批“住农家屋,吃农家饭,赏农家景,干农家活,享农家乐”的乡村游线路,吸引了大量自驾游、骑行客、背包客前来游玩,赏田园风光、品农家美食、住特色民居、采瓜果蔬菜。

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。多年来,当阳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道路,不仅实现了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地更绿的目标,还把“绿水青山”变成了“金山银山”。


其他人还在看



  今天,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研究部署这些重要工作!
•  中共当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决议
•  开工!当阳西高铁站要来啦!

来源 雄风当阳   编辑 彭丹凤

编审 肖秦倩  终审 周媛君  监制 张勇

 

在当阳 爱当阳 点亮“在看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